經濟型數控機床在生產中進行輸入有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輸入與加工一同進行,主要用于復雜零件的加工,另外一種是將零件程序全部輸入存儲器,不過輸入大量的零件加工程序采用的方法都是通過通信方式從外部計算機輸入而來。在方法的選擇上,通過數控系統的存儲器的存儲量完成。
經濟型數控機床的數據處理包括刀具的半徑補償、速度計算和輔助功能。半徑補償是將刀具半徑輪廓轉化為刀具中心軌跡。速度計算對于加工程序段速度有一定的幫助。輔助功能主要研究的是換刀和冷卻液的數據。控制裝置一般是用單板微計算,用步進電動機作為執行機構。改造后的機床成本一般在一年左右就可收回,而且改造后的機床保留了原來的通用性,又增加了許多新特點,例如:間隙補償、自動對刀和自動會圓點功能,在加工中帶來了許多方便。
經濟型數控機床常見機械方面的故障現象:
故障現象1:在某一方向上,工作臺運動突然停止或*不運動,步進電機抖動而不運轉。
分析:先將控制系統斷電,用手轉動手柄,若發現在某一位置較重或*卡住,則可斷定是機械方面問題。這時對機床傳動部分進行分段檢查,若采用滾珠絲杠傳動,則一定要檢查滾道內是否有鐵屑等異物。若機械運轉正常,再通電時步進電機仍抖動而不運行,則可斷定是控制系統故障。
故障現象2:程序運行結束,刀具返回起始點時超越一個定值。
分析:這種現象是步進電機減速箱內的傳動齒輪或步進電機與絲杠之間的傳動齒輪上有鐵屑或磕碰毛刺造成的。這是由于當切削運行時,步進電機輸出的力矩結余不多,當齒輪旋轉到有毛刺部位時阻力矩增大,造成運行失步,而空程返回起始點時速度高、力矩大,電機運行不失步,這樣往返行程的實際位移有一個差額,每加工一件起始點則后移一個定值,造成下一個加工件首端尺寸變化一個定值。
故障現象3:工件局部尺寸漂移超差。
分析:主要由絲杠與絲母的間隙引起,特別是普通絲杠發生這種故障更為頻繁。這是由于在程序開始試運行時,測定的絲杠間隙被補償到程序中,保證了加工尺寸的正確性。但當機床運行一段時間后,磨損速度變快,絲杠傳動造成的積累誤差使加工尺寸超差(這個超差值并不固定而是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化)。這可通過修改加工程序或重新調整絲杠間隙來排除這類故障。 熱點模具網論壇
故障現象4:工件軸向或徑向尺寸不穩定。
分析:工件加工后,某方向的尺寸有大或小的變化,沒有規律,而另一方向則穩定不變。這是由絲杠軸向竄動造成的切削力矩的,大小直接影響絲杠竄動量的大小,因此切削速度、工件材質等因素均可影響加工尺寸的變化。此時應檢查絲杠兩端的軸承座。